南财观察丨东莞“三季报”怎么看:一次经济“慢跑”与第二增长曲线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 郑康喜 程浩 东莞报道
今年前三季度GDP为8793.79亿元,同比增长4.5%。这是“世界工厂”东莞亮出的最新数据。
客观而言,4.5%的增速尽管跑赢广东全省平均水平,但如将其放在全国范围来看,还不够高。
拆解其他经济指标来看,制造业依然是东莞经济的稳定器。前三季度,东莞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11.43亿元,同比增长7.7%。其中,作为支柱的电子信息产业的强势复苏,成为东莞经济的强力引擎。
但是,东莞也面临着“烦恼”,在万亿级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之外,东莞依然没有培育出另一个体量庞大的超级产业集群,长期困扰的产业“一业独大”结构性问题已经凸显。在华为、OPPO、vivo等三大手机产业链之外,东莞亟需形成“一超多强”的产业格局。
从全国主要城市的经济三季报来看,不少城市的GDP增速均出现了放缓。这对于东莞这样具有样本意义的城市而言,背后透露出的信号值得深思,东莞需要加快突破自己。作为制造业重镇,同时也是国内外贸依存度最高的城市,东莞经济“慢跑”背后,是过去高速增长期的主要驱动力在减弱,东莞需要加快培育多元支撑的产业结构,持续释放新的经济增长潜能。
4.5%的经济增速透露了什么?
如果放在全国层面看,东莞前三季度4.5%的经济增速,表现只能说“中规中矩”。
前三季度,全国GDP同比增长4.8%。在已经公布数据的万亿GDP之城中,北京、重庆、天津、宁波、苏州、无锡等城市增速均在5%以上。其中,与东莞经济总量相近的济南、福州两地,增速分别为5.4%、6.1%。
纵向来看,今年上半年,东莞GDP也取得了5.3%的增速。而过去5年,除2020年、2022年、2023年经济出现失速外,东莞在2019年、2021年的增速曾达到7.4%和8.2%。
透过这几年的经济数据可以看出,东莞迈入“万亿GDP俱乐部”后,在继续爬坡过坎向更高体量冲刺的进程中,面临着挑战和压力。
在全球宏观经济不振的大环境下,对于东莞这样的外向型城市而言,前三季度实现4.5%的增长已实属不易。但这背后,也透露出这座制造业重镇在经济结构调整过程中的阵痛。拨开GDP一系列综合指标,或许能看到更多信号。
制造业是东莞经济的命脉所在。前三季度,东莞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911.43亿元,同比增长7.7%,高于全省4.7%的数值。分行业看,主导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6.2%。
多位电子信息行业从业人士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表示,今年以来,AI、数字化技术在电子设备、新能源汽车等领域广泛应用,折叠屏手机、AI手机、智能可穿戴设备、智能家居等新兴消费电子领域新品发布踊跃,在政策红利持续释放和新技术热点的带动下,电子信息制造业迎来景气度上升周期,以华为、OPPO和vivo为代表的龙头企业产能加快释放,电子信息产业的回暖复苏有效带动了东莞工业经济的增长,同时也进一步巩固着东莞支柱产业的地位。
但隐忧同时也显现出来。在电子信息产业狂飙之时,东莞“五支四特”产业中的食品加工、纺织服装、家具制造等传统产业增速则有所放缓。这背后是东莞 “一业独大”的长期结构性问题。
相关数据显示,电子信息制造业规上营业收入占东莞全市工业营收的比例一度超过4成。尽管电子信息产业如今依然为东莞经济增长带来最大动能,但也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经济抗风险能力。
暨南大学经济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自贸区研究院副院长谢宝剑表示,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东莞电子信息产业规模处于全国领先地位,但是也有替代性风险,换句话说,一旦产业增长出现问题,经济平稳运行可能面临困难。
一组数据显示,东莞高峰时期的手机出货量接近4亿台,受进入存量市场、换机周期变长、技术周期低谷、疫情等影响,现在的手机出货量差不多是高峰时的一半。而其他传统产业仍在转型进程中,新兴产业尚未成型成势。此外,电子信息的增长质量也有待提升,营业利润率不足4%,增速也面临较大压力。
影响东莞经济的另一个重要变量是外贸。前三季度,东莞外贸延续回暖态势,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6.5%。但与往年同期相比,这一数据并不亮眼。如2021年前三季度,东莞全市进出口总额同比增长16.4%,两年平均增长6.7%。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张建平向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分析,前三季度,东莞的外贸增长超过全国平均水平,这首先是东莞加快转变外贸发展方式的成效;但另一方面看,在拓展全球市场的过程当中,东莞的自主品牌还比较少,在全球价值链中还处于中低端,存在着很大提升空间。
进一步观察东莞外贸结构则发现,尽管“三部手机”高调出海,但东莞大部分电子信息企业仍旧缺乏强有力的自主品牌。到目前为止,东莞的外贸主导产业中,还没有培育出与电子信息一样具备经济支撑作用的产业集群,东莞目前工业底盘尚不牢靠。
如何从“一业独大”到多元支撑?
对于东莞这样一座“世界工厂”而言,产业集群是制造业的骨骼,它的形态直接决定了东莞经济的肌体。因此,要盘活东莞经济,首要的就是要推动产业集群向高阶进化,这也正是东莞一直在寻求破题的关键。
谢宝剑分析,“东莞目前发展的难题主要是如何做好融合文章,即如何在电子信息产业‘一业独大’的现实下,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培育出下一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在产业转型升级方面,苏州的发展路径或许能为东莞提供借鉴。
东莞与苏州几乎在同一时期实现了产业发迹,而在金融危机之后,苏州在深耕电子信息产业的同时,开始布局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等新的赛道。如今,苏州拥有万亿级的产业集群三个——电子信息、先进材料、装备制造,而生物医药产业也进入国内第一方阵。苏州在新兴产业产值、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超过50%,其产业结构已经形成了多点支撑。
对于产业结构调整,东莞首先要解决的是支柱产业的升级。当前,东莞正全力推进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在强链控链中向高端跃升,提升产业链关键环节、核心技术的自主可控能力,使其继续成为东莞制造业强核立柱的稳定器。
而面对产业“成长的烦恼”,早在2021年,东莞就启动了7大产业基地建设。今年东莞提出,到2027年底,规模超千亿元的产业集群要不少于7个,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上工业比重超过42%。
东莞下一个万亿级产业从何突围?
目前来看,规模已超5000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业最有潜力。今年前三季度,东莞装备制造业投资增长14.2%。作为智能装备典型代表的机器人产业快速发展,预计2027年产值达到6000亿元。
再来看集成电路产业:依托原有电子信息产业发展基础,目前东莞已初步形成了以封装测试、设计为核心,以第三代半导体为特色,以及所涵盖的设备、原材料及应用产业为支撑的产业布局,集聚起1100多家半导体和集成电路相关企业,跑出了生益科技、中图半导体、天域半导体、赛微微电子等一批龙头企业。
面向未来,东莞今年还布局了下一代移动通信(6G)、前沿新材料、具身智能、未来生命健康等四大未来产业。这些产业在东莞都不是平地起高楼,而是基于强势的电子信息产业基础。进一步观察则发现,东莞所布局的新兴产业,将通过新一代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这两个“先行军”不断赋能,从而在形成特色化发展的同时,具备自主可控优势。
从万亿产业集群到培育更多千亿产业集群,东莞求解 “一业独大”难题的逻辑已经清晰:通过梯队培育模式,逐层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画出未来经济增长的“第二曲线”。
而从另一维度拆解苏州的产业结构可以发现:工业是苏州经济的门面所在,实际上这座城市的经济结构正从工业主导向服务型经济过渡,这或许是其制造业二次增长的“巧劲”所在,这同样也值得东莞借鉴。
受访专家表示,以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高制造业企业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让企业向“微笑曲线”的两端——研发和销售稳步前进,进而推动科创产业集群的壮大,环环相扣,或将成为东莞实现制造业转型升级的一条完整逻辑。
新增长潜能如何被激发?
在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专家委名誉主任、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智能制造专家咨询委员会荣誉主任朱森第看来,与亚洲金融危机时承接中国台湾等地的产业转移、次贷危机时抓住智能手机赛道相比,在当前的大变局下,东莞已经从产业承接地变成了产业溢出地,面临多方面压力。
不难发现,作为制造业发展最重要的土地要素,东莞已经愈发稀缺。对于这座面积“迷你”的城市而言,土地开发强度已经过高,尽管目前全市产业空间有4亿平方米,但其中新增空间稀缺与低效空间大的空间资源矛盾使得战略性新兴产业规模小,大项目难落地。
因此,向连片产业空间、低成本空间要增量,对东莞镇域经济发展尤为重要。如何用好土地收储整备的开发方式,为重大项目、龙头项目提供土地要素支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东莞产业转型升级之路。
基于推动镇域经济发展和满足产业集群扩张所需的考量,东莞也正高规格统筹建设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未来,要实现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东莞还将进一步匹配制造业发展特点,优化资源要素配置。
东莞提出,力争在5年内全市整合改造10万亩连片产业空间,打造60个现代化产业园区,重塑东莞产业空间品质和形态。未来,东莞将坚持将70%以上用地指标用于产业项目,推动用地规模向全市四大战略平台、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集聚。
而梳理东莞近年来的经济脉络,华为产业链对东莞经济起着举足轻重的影响。谢宝剑分析,华为产业链对东莞经济具有独特支撑作用。东莞如何打好这张全球龙头企业的牌,同时应该为华为的下一个迭代性技术提供什么样的支撑,将变得极为重要。
10月22日,华为鸿蒙迎来诞生以来的最大升级——鸿蒙5.0发布。原生鸿蒙操作系统正式发布后,其成为继iOS和安卓系统后,全球第三大移动操作系统,我国首个国产移动操作系统。
从2005年首次落地东莞松山湖,到2009年华为南方工厂在松山湖正式投产,华为先后在东莞投建了华为终端、华为研发实验室等项目,从基站、终端产品的研发、制造,到投入大量人力推进鸿蒙系统。可以看出,华为这一世界级龙头企业,已经深植到东莞的产业肌体中。
南方财经全媒体记者从东莞市相关部门了解到,今年前三季度,华为新品的推出,为东莞工业带来强力的支撑。而伴随原生鸿蒙生态走向成熟,东莞电子信息这一支柱产业必然会迎来新的变革,这将推动产业在硬件和软件上的双升级。
业内人士表示,伴随HarmonyOS NEXT的成功,势必会诞生第一批有完整的操作系统技术和市场成功经验的人才,他们的能力向整个行业外溢,作为华为根植的城市而言,这对东莞未来在互联网科技和第三产业发展上,都将成为巨大优势,同时也将提升电子信息产业与新兴产业也与的耦合性。
自全国第一家“三来一补”企业落户以来,过去四十余年中,在重要的经济转型发展节点,东莞往往扮演着探路者的角色。在受访专家看来,当前,东莞经济稳定运行的基本面没有改变,产业转型和结构调整优化的积极因素正在继续累积,将静水流深的内功练好,新的经济增长潜能将持续被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