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首个破百,江宁凭什么?

电子产品 admin 2024-10-24 00:20 35 0

今年9月,省工信厅公布第六批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南京江宁区新增29家,总量达113家,成为全省首个破百的行政区县。

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长期专注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掌握关键核心技术,已逐渐成为经济转型升级的排头兵、创新驱动的主力军。

“小巨人”拔节生长,是江宁区锻造“硬核”产业链供应链的缩影。该区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上靶向发力,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达到400家,总量超过南京全市四分之一。

离开舒适区,敢坐冷板凳

从2020年成立,到今年成为国专,年轻的中电鹏程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只用了4年。但相关的技术班底,在27年前就开始积淀。

1997年,中国电子旗下的一家深圳公司组建自动化事业部,每年投入近三千万元,研发半个手指头大小的硬盘磁头。2015年,响应国家智能制造战略,中国电子启动“制造能力提升工程”,由原深圳科技公司的技术团队组建中电鹏程。

顶着央企三级子公司的光环,中电鹏程选择了并不熟悉的新赛道——芯片缺陷检测。由于技术门槛高,该领域长期由欧美企业把控,国内企业很少“探头”。这意味着团队要从零起步。

企业注册资金1亿元,按照“员工和管理层持股15%”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方案,头一年就能有1000多万元的盈利。“但前两年,我们决定暂时不分红,而是继续用于研发,大家都没有怨言。”中电鹏程副董事长张志勇说。

经历了两年“只拿工资”的初创期,团队在2022年推出首款芯片缺陷检测机,并在当年通过了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其实只要稍微调转方向,重返‘舒适区’,就可以推出能量产、挣快钱的其他设备,但我们依旧选择坐‘冷板凳’。”张志勇坦言。

相比之下,2002年成立的前沿生物足足用了16年,才等到中国首款原创抗艾滋病药物艾可宁®获批上市。

这是全球首个长效抗HIV病毒融合抑制剂,被我国列为1.1类新药。尽管企业的厂房早已用上一人多高、容量一千多升的大型反应釜,副总经理朱玉婷仍坚持在展厅里保留了十多年前巴掌大的针管,已经氧化发黄。“前后开展150多项科学研究,这就是做原创新药的艰辛。”

天洑软件覆盖工业产品研发流程的全链条软件产品。

天洑软件同样选择“自讨苦吃”,锚定了CAE这一工业软件领域“皇冠上的明珠”。“它需要跨越数学、物理、力学和计算机科学等多个学科。此外这一开发过程是长期的,需要经过多次迭代和升级才能达到理想状态。急功近利的心态并不适合这一领域。”企业研发部总监谢佳雯直言。

国产软件的市场占有率只有5%,国内客户即使高价购买国外软件,也不愿冒着风险切换。2011年,天洑软件就在这样的市场环境下成立。

人无我有,潜心修内功

潜心修炼“内功”,锻造“独门绝技”,是专精特新企业不约而同的共通点。

首款高精度智能PCBA视觉检测机面世前,中电鹏程派出3人小组奔赴客户工厂测试样机。历经数月的测试改进,装载了数百枚碳化硅芯片的料板能以20个G的加速度,轮流“冲”过检测设备而主动刹停,微米级定位技术瞬间锁定外观、尺寸、性能等瑕疵,精细度相当于一根头发丝的千分之一。

凭借这一技术优势,该产品在去年5月通过省科学技术成果评价,专家组一致认为其“属于PCBA终检环节的国内首台套,总体技术处于国际先进水平”。“有时候要感谢西方,他们把路封堵了,我们就自己去走。中国人聪明又勤奋,不怕那一套。”张志勇说。

朱玉婷对此深以为然。艾可宁®上市前的最后五年里,为了最广泛地寻找不同患者人群开展临床试验,团队横跨国内6个省、13个市,行程46万公里,特别是在临床Ⅲ期时,主动将对接的12家拥有临床研究资质的医院增加到19家。

随着HIV病毒越来越“聪明”,全球通用的“鸡尾酒疗法”对于能复制新病毒的被感染免疫细胞,愈发无能为力。艾可宁正是瞄准这一世界性难题,通过抑制病毒膜与人体细胞膜融合,直接干预病毒感染的第一环节。

“龙头企业的业务条线多元,只要稍微布局一条新赛道,很快就能击垮一家小企业。那我们更要修炼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在细分领域做到‘人无我有’。”朱玉婷说。

目前,艾可宁®开拓了静脉输液、静脉推注两种给药方式,一举打破传统口服的市场现状。此外,它每周给药一次,在人体内有11至12天的长半衰期,大幅长于一般多肽药物的2—3小时,同时公司还在探索其应用于每四周给药一次的长效抗病毒方案。

把汽车、船舶等的零件物理测试“搬”到线上,让仿真数据“跑”出结果,这就是天洑软件正从事的核心业务。在流体仿真、结构仿真技术日臻成熟后,企业沿着产业链方向再进一步,帮助客户完成测试后的优化设计。每次变换不同参数计算10分钟,由此经过200次计算后,为船舶厂提供艉部体积、球鼻艏角度等最佳尺寸。

“与客户保持黏性,跟进行业趋势,不断用新技术解决层出不穷的新壁垒、新问题,才能跨越不同经济周期,始终处在行业前沿。”谢佳雯介绍,2015年,企业敏锐地把方兴未艾的AI技术融入软件开发,次年就获得了国家高企认证。

即使产品为批量销售模式,天洑仍保持每半年一次的重大更新频率,是国内唯一一家在官网上开放软件试用的CAE软件公司。今年上半年,公司主营业务收入增长40%。

不拘一格强创新

“生物医药领域的创新注定‘烧钱’,闷头做实验的同时,要学会‘两条腿走路’。”朱玉婷表示,聚焦慢病市场,前沿生物布局了高端仿制药业务,如治疗骨质疏松与其他镇痛类热熔胶产品,拓宽收入来源,提升可持续经营能力。

中电鹏程选择了同样的路。企业建立了智能分板机、固晶机等工业自动化产品的产线,用这一部分的业务收入“补贴”核心技术研发。“活下去,才有创新的动力。”张志勇说。

王军宁摄

中小企业的创新如同一场冒险。江宁区12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中,民营企业占比达85.7%。除了企业自身的勇气智慧,营造适合创新的发展环境,也考验着地方政府担当。

朱玉婷清楚记得,十多年前,前沿生物研发资金链即将“断供”的攸关时刻,江宁区果断出资7000万元,并提供4000平方米的厂房和设备,公司上下形容那是一笔“救命钱”。之后的前沿生物,数次被资本青睐,并在2020年成为南京首家以第五套标准在上交所科创板上市的企业。

不拘一格“强创新”。天洑软件的起点,就是被江宁区看中了创始人张明博士的研究和从业背景,并以人才引进的方式推动成立了企业。早在十多年前,江宁助力了企业创业投资,彼时的天洑软件刚满两岁。

王军宁摄

把企业摆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江宁为中小企业链接“各路神仙”,鼓励支持他们自建或依托院校、科研机构、龙头企业,共建“三站三中心”,优先将专精特新企业纳入市级、省级“三中心”绩效评价第一方阵。

仅中电鹏程一家企业,就先后获评南京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南京市级企业技术中心。其中,由企业牵头的“南京市先进封测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对照国家“卡脖子”项目清单,在外观缺陷检测方面实现多次技术突破。“一项被鉴定‘处于国际先进、部分处于国际领先’的成果,就是和南理工、江苏烁石合力攻关研发。”目前,江宁区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设立省级以上研发机构142个,平均每家1.25个。

江宁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全区126家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国家级专精特新企业均为“5+4+5”创新型产业集群企业,其中95家为“优势产业集群”企业,26家为“先导产业集群”企业,5家为“未来产业集群”企业,与产业体系高度契合。

去年以来,江宁区常态化开展“服务企业·面对面”走访调研,深入倾听企业心声,精准服务企业发展。定期组织专精特新企业供需对接会,同时开展“首台套”认定工作,每年推动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创新产品进入省、市级新技术新产品目录。今年5月,江宁区还成立专精特新企业发展联盟,为企业和生态圈伙伴提供交流合作平台。

内容来源 | 新华日报 董翔

原标题:《全省首个破百,江宁凭什么?》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