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24:10年前的第一批创业者们都被限高了

未命名 admin 2024-10-23 03:10 39 0

文 | 张小湖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不知道有多少年轻人因为这8个字,投身到创业赛道;彼时彼刻,大街小巷都是创业咖啡;从车库到3W,都是侃侃而谈的创业者;每天都有新的团队组建,也都有新的创业项目产生。

十年之后,第一批创业者们都还好吗?有多少成功上岸?有多少被限高,成为了失信人?被限制飞机、高铁的他们是如何生活的?

经好友邱彬彬介绍,笔者对话了三名创业者。他们都是在2015年前后创业,也都在2015年之后高速发展,但同时也都在几年后因为资本、劳务纠纷、债务等问题而成为“限高人/失信人”。

不甘、不公平、无所谓…他们当下对社会的态度迥然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他们从未放弃过折腾:

老李从事的是教育赛道,在圈内小有名气。前不久外地有个活动,想请老李去演讲,有报酬。老李查了一下行程,婉拒了这次邀请。

老李被限高了。

自从被限高以后,老李不能坐飞机,坐高铁,去其他城市出差,只有特定的慢车可选,如果这几趟车没了,也意味着就无法出差了。

住酒店的问题倒是不大。这些年“被限高”的人多,有些酒店一刷身份证,对一对眼神就明白了,有些酒店还有特殊通道,也会安排“失信人”入住。

老李最早是大学老师,2012年辞去公职,投入在线教育赛道,核心项目是提升教育内容的生产效率。刚开始的几年,项目不温不火;直到2015年,全国掀起“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老李的创业项目也拿到了红利,连着拿到3轮融资,老李本人还登上了CCTV。

分水岭出现在2017年。

先是爆发出了“红黄蓝幼儿园”事件,有多名家长反馈,自己的孩子遭遇老师扎针、喂不明白色药片。紧急着2018年,国家发布“双减政策”,以及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

外部环境急剧变化,投资方纷纷要求回笼资金,要求老李尽快带团队盈利。

奋斗多年,老李的项目正值高速发展期。不到70人的团队,拿到了3000多万的销售订单,公司盈利就在眼前。可随着投资方的“资金回笼”需求,最终业务被迫中止,公司被迫关停。

在最困难的时候,老李个人给公司垫资了几百万,用于员工开支,老李一开始也知道这笔钱公司大概率是还不上了。可这笔钱对于70人的团队还是相形见绌,最终这笔垫资也花光并出现“劳资纠纷”,老李被限高了。

老李被限制的不仅仅是高铁、飞机和酒店,更重要的是,“老李的经营能力”。

老李说,我其实是一个蛮有能量的人,给点阳光就灿烂。但凡给我机会,我开公司,解决几十个老百姓的就业是没问题的。这是我一个人的能量,如果是100个人,1万个人,给我们重新创业的机会,那能给社会创造多少就业岗位呢?

但是社会不给创业者这样重头再来的机会。

其实,“创业者”是不可再生资源。创业者身上具备的创新、管理天赋,都是与生俱来的。创业者失败了,还会继续创业,去还投资人的钱,去还债。创业者失败99次,那就创业100次。”而打工人就只愿意去打工。

老张目前从事的也是教育赛道,目前在经营一家“一人公司”,开发家长守护产品,解决小孩子沉迷手机的普遍问题。

之所以说“一人公司”,是因为老张就自己一个人,所有的开发、测试全都是兼职外包。老张说,兼职/外包模式看似不稳定,但其实是未来的主流公司运作模式。

这种模式下,公司老板不用承担额外的场租、社保等成本,也不用担心员工“摸鱼”,每个人都按产出计费;员工也能省掉通勤、沟通等成本,“能者多劳”,能力强的人可以服务多家公司。

曾经,老张创业做过好几家创业公司,从教育、安全到桶装水,最少的融资是A轮,有个项目融资到了C轮。

老张坦然,也正是因为2015年的风口,创业项目的融资好拿;但同时“灾难”的种子也在那时候埋下,老张没想到,资本助力他“起高楼”,资本又亲手把高楼“弄塌了”。

2018年左右,老张和投资人以及其他小股东产生了严重分歧。老张主张把业务做大,再考虑股东回报;但其他股东主张挣了钱,利润就应该立马分掉。因为这个分歧,导致很多项目推进不下去,新的投资也进不来,老张眼睁睁看着公司垮掉。

老张后来反思,自己的问题出在为人处事太过于“中庸”。正确的做法是,要么足够老练圆滑去试着说服、拉拢一个个小股东;要么手段残忍一些,“快刀斩乱麻”,用自己大股东的优势,把小股东“清理出局”。

而最大的问题是资本。当时拿投资的时候,投资人都是说的好好的,又是不干涉项目,又是说创业失败了也没什么,不会追究老张责任。但实际上公司经营不善时,资本就会摆出“对赌协议”,“回购条款”,要求创业者承担还款责任。

因为资本的“追讨”,曾经身价上亿的老张,变成了负债1500多万的“老赖”。

老张说:包括资本在内的很多机构,都缺乏契约精神。所以才会出现深圳某机构,批量起诉创业者的案例。

以及,中国的资本,属于真正意义上的“风险投资”的很少,风险投资,风险投资,本质上大家都不愿意承担“风险”,更多是一种“借钱模式”,创业者成功了,资本来分蛋糕、分利润;创业者失败了,就要还钱,还不起就变成了老赖,进入“失信人名单”。

国内这种“借钱模式”而不是风险共担,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是扼杀了创业者的积极性,扼杀了创新的可能。

和老李、老张不同,老刘是唯一个生活、再创业没有受到太多影响的“限高人”。

可能是因为,老刘身上背负着“特殊使命”。

一方面,他有着成功企业家的身份,曾经经营的公司资产几十亿。另一方面,他有ZF身份,在企业家协会担任管理职责。

在公司业务好的时候,老刘慷慨大方,投资一些项目,借出去一部分钱;后来公司走下坡路,急需用钱,投资的项目和借出去的钱,大部分都要不回来,老刘眼睁睁看着公司破产清算。

虽然公司没了,但曾经的客户关系还在,以及行业地位也在。老刘每天密集的见合作伙伴,洽谈项目,希望“东山再起”。

曾经价值千万的高端会所,被打包出售用于还债。老李用20万/月的费用租回来,那里的一桌一椅,每个摆件每幅字画,都是奋斗半生的心血。

曾经出行都是头等舱,高铁都是商务座,现在的老李雇了一个司机,租了一个深港两地车牌的商务车,出差就在车上休息。

老李的行程被安排的满满当当,见人,谈项目…如果不主动说,你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个“被限高”的人。老李自己偶尔会简单提起过往经历,也会感叹自己投出去、借出去的几个亿,但很快又淡然一笑,谈论起现有项目来。

任何一个项目能谈成,也许就能减少一些债务。虽然距离“最顶峰”的时候比较遥远,但老李认为那都不是事。

一定有一天,会超越昨天。

在接触这几位限高人/失信人时,还认识了一位朋友,他有个类似的限高群,他建议每天报道一个…并且衍生出相关产品与服务。

我想了想,最关键的不是报道,正如老李所说:创业者是不可再生资源,他们有与生俱来的创新与管理天赋。限高人/失信人也不是第一天起就被限高和失信的,在10年前他们也是第一批响应政策号召的人,也是曾经站在舞台聚光灯下的人。

如果社会能给予他们第二次机会,也许能跑出下一个乔布斯、马斯克呢?

(为保护当事人隐私,老李、老张、老刘均为化名)